硫化工艺介绍
作者:admin时间:2017-11-30
通过胶料定伸强度的测量(或
硫化仪)可以看到,整个硫化过程可分为硫化诱导,预硫,正硫化和过硫(对天然胶来说是硫化返原)四个阶段。
诱导期
硫化诱导期(焦烧时间)内,交联尚未开始,胶料有很好的流动性。这一阶段决定了 胶料的
焦烧性及加工安全性。这一阶段的终点,胶料开始交联并丧失流动性。硫化诱导期的长短除与
生胶本身性质有关,主要取决于所用助剂,如用迟延性促进剂可以得到较长的焦烧时间,且有较高的加工安全性。
预硫期
硫化诱导期以后便是以一定速度进行交联的预硫化阶段。预硫化期的交联程度低,即使到后期
硫化胶的扯断强度,弹性也不能到达预想水平,但撕裂和动态裂口的性能却比相应的正硫化好。
到达正硫化阶段后,硫化胶的各项物理性能分别达到或接近最佳点,或达到性能的综全平衡。
正硫化
正
硫化阶段(硫化平坦区)之后,即为过硫阶段,有两种情况:天然胶出现“
返原”现象(
定伸强度下降),大部分合成胶(除丁基胶外)定伸强度继续增加。
过硫
对任何橡胶来说,
硫化时不只是产生交联,还由于热及其它因素的作用产生产联链和分子链的断裂。这一现象贯穿整个硫化过程。在过硫阶段,如果交联仍占优势,橡胶就发硬,
定伸强度继续上升,反之,橡胶发软,即出现
返原。
橡胶在未硫化之前,分子之间没有产生交联,因此缺乏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,实用价值不大。当橡胶加入
硫化剂以后,经热处理或其他方式能使橡胶分子之间产生交联,形成三维网状结构,从而使其性能大大改善,尤其是橡胶的
定伸应力、弹性、硬度、
拉伸强度等一系列物理机械性能都会大大提高。
普通
模压与注压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前者胶料是以冷的状态充入
模腔的,而后者则是将胶料加热混合,并在接近
硫化温度下注入模腔。因而,在注压过程中,加热模板所提供的热量仅仅只用于维持
硫化,它能很快将胶料加热到190℃-220℃。在模压过程中,由加热模板所提供的热量首先要用于预热胶料,由于橡胶的导热性能差,如果制品很厚,热量要传导到制品中心需要较长的时间。采用高温硫化也可在一定程度上缩短操作时间,但往往导致靠近热板的制品边缘出现
焦烧。
采用注压法硫化,可以缩短
成型周期,实现自动化操作,这对大批量生产最为有利。注压还具有以下优点:可以省去半成品准备、起模和制品修边等工序;可以生产出尺寸稳定、物理机械性能优异的高质量产品;减少
硫化时间,提高生产效率,减少胶料用量,降低成本,减少废品,提高企业经济效益。